2012年9月21日 星期五

Surviving the Economic Collapse


轉-簡介

2001年阿根廷的經濟崩潰,一個中產階級國家瞬間掉入貧窮的深淵,這篇是由一位親身體驗這個轉變的阿根廷設計師所撰寫,充滿著各種實用的情報和無限的心酸。

經濟崩潰後,犯罪率飆漲,食物價格飆漲了100~300%、甚至買不到,書本價格漲200~300%,50%的大學生輟學,因為他們所學的東西他們已崩盤的經濟根本不需要、或是需求有限。中小企業衰敗,代表了工作機會的喪失,中產階級大量失業,其生活條件大幅衰退,但是國際競爭的壓力仍在,留下的企業並不會因為你國家的經濟崩盤而對你的要求有所縮減,反而是抱著”你不做,後面還排著一堆人等著做”的心態提高產量要求。

貨幣貶值,購買力下降,進口物大幅度漲價,連帶的影響了水電瓦斯等的民生硬體的運作,失去了基本生存功能的都市成了犯罪與死亡之地。

本篇作者以SURVIVALIST的心態,提供未雨綢繆的準備見解(雖然台灣不准擁有槍械,但你仍必須學會有效保護自己和家人),包括儲備糧食的重要性,對於日常中停電的準備(照明),治安敗壞下的居家安全問題等等。

按照台灣現在的狀況,以後難保不會有這種事情發生。

連年的經濟措施失當與浪費和政治的空轉,外加國際經濟的現實轉變,台灣即使不會全面崩盤,經濟的衰退或是停滯卻已經成了事實。

雖然台灣是個島國,和外界的接觸比阿根廷繁許多,也連帶的多了一些些微的機會,但是長痛雖然沒有,短痛卻是必然的,這時候你該問自己:你該怎麼做?

因為別幻想美國或是大陸會來救我們,就算來了,國際現實可沒有白吃的午餐。

當情況糟糕到要輪到大陸要出手,那情況已經掉落了谷底,而援助的代價就是喪失台灣政治自主性的談判籌碼。

美國最多就是提供一些貸款,至於我們政府有沒有智慧學習韓國利用外款自金融風暴中站起,也是未知數。

甚者,外資會大量低價購入台灣賺錢的硬體、企業,讓你連翻身的機會、資本都沒有。

他國的經驗,提供了我們學習的機會。

並不是要大家瘋狂的花大筆錢囤積物資或是怎樣,而是希望大家停下來想想:假如一些突發事件發生的時候,你要怎麼做? 對你而言,哪些"意外"(資產損失)是有可能會發生的?失業?火災?地震、颱風?當這些意外發生的時候,你的生活會遭遇到哪些變化?我可以做什麼事來預防、或是至少降低損失?

大環境的變遷,往往不是一個人能立刻改變的,唯有先讓自己立於不敗之地,才有資本去改變世界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